為加速服務機器人商業化布局,早在幾年前思嵐科技就已切入移動底盤市場,是國內首家誕生移動底盤的企業。對于機器人而言,底盤猶如雙腿之于人類,機器人需要通過底盤來實現導航、避障等移動功能。底盤與機器人之間的發展也是密不可分的,可謂“你中有我”,“我中有你”。
億萬級移動底盤藍海市場
商用服務機器人的不斷激增,帶動了移動底盤需求的持續爆發,底盤市場的發展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是看服務機器人市場發展的好壞。基于此,服務機器人發展動態對底盤影響極大。據中國電子學會統計,2014-2018年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逐年增長,2018年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達到16.5億美元,同比增長30.1%,2019年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約為22億美元。
在我國工業機器人規模化發展日趨成熟,服務機器人商業化發展急速升溫的背景下,機器人底盤的市場近年來非常火熱。而今年受疫情影響,醫療、家用、公共服務等領域的機器人應用激增,更是給了機器人底盤市場帶來了爆發的機會。
無論是滿足疫情防控的需要,還是受催燃的“宅經濟”影響,大量醫療、送餐、消毒等機器人被應用,越來越多服務機器人新品也被研發和推向市場,這都給機器人底盤帶來了更多需求及更大的市場空間。
近20家企業搶食蛋糕
經過對機器人底盤玩家的整理,我們發現目前國內已進行機器人底盤市場化運作的企業已接近20家,其中大多以輪式機器人底盤為主,對于服務機器人來說,輪式機器人底盤是目前最合適的選擇方案。而履帶式底盤則主要應用于特種機器人身上。
另外,在機器人底盤的制造商中,不僅有思嵐科技這種專業做機器人底盤的企業,還有云跡、鈦米等機器人本體企業參與其中。且在底盤的研發上,主要以服務類通用方案為主。
將潛力轉化為實際發展急需解決的難題
雖然,機器人底盤市場在未來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及潛力,但想要將潛力轉化為實際發展,還有兩大難題急需解決。
首先是成本問題,市面上的機器人底盤價格目前普遍在2-10萬元之間,對于配置要求越高的機器人來說,其底盤價格也更高。而高昂的成本又讓不少企業及消費者望而卻步。機器人底盤想要進一步實現商業化落地突破價格極限,低成本趨勢比不可免。
技術問題是其次,目前,業內普遍采用通用類服務機器人底盤,但根據細分市場的成熟化,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對底盤的需求也會有所不同。所以,未來的機器人底盤或許會朝著專用化、定制化及高性能等方向發展。
思嵐科技Athena
當然針對這兩大難題,思嵐科技在其中已有所突破,首先是在成本上,思嵐科技的Athena(雅典娜)機器人底盤在今年已實現了低成本化的運行,在批量售價的前提下,已將售價控制在6000元。其次是在性能上,作為思嵐科技的新一代產品,Athena不僅實現了價格上的突破,在產品配置上,除了激光SLAM,Athena還搭載了全新視覺導航(VSLAM),雙重導航的靈活搭配使得機器人的運行更穩定。同時,還能實現500*500m超大場景的地圖構建,即使在各類復雜的商用環境中也能成功完成自主建圖、定位與導航。
另外,Athena采用了多傳感器融合技術,不僅配備25/40m的高性能激光雷達外,還融合了超聲波、深度攝像頭、防碰撞、防跌落等多種傳感器,可幫助機器人更靈活避障。
思嵐科技Athena的推出,打破了市場上“好用底盤太貴,便宜底盤又不好用”的尷尬境地。讓服務機器人企業不再受制于高昂底盤價格的制約,大大降低了整機的研發成本。
關鍵字:移动底盘,思岚科技